李颜珣妙斋、颜斋主人。

李颜珣

妙斋、颜斋主人。

李颜珣

自幼承家学受父亲李小聪启蒙,与绘画和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3 年考入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大学,一年后于 2004 年夏自行退 学。随后在景德镇东郊定居并成立了个人陶瓷工作室,潜心专研陶瓷。 李颜珣在继承父亲首创的新粉彩工艺之外,又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对景德 镇明清釉上彩颜料进行材料重组研究,并以相关的分析纯试剂建立了一 套明清釉上彩颜料的配方数据。在明清固有的彩料体系外又增加了许多 新品种,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釉上彩材料及运用工艺,取名为“颜彩”

“颜彩”材料体系对中国陶瓷釉上彩起到了补充和积极的推进意义。 李颜珣的绘画思想以追学中国历代的文人山水画为基础,师古造化,又 接木于瓷。其陶瓷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变,不拘一格,有青花、颜彩、五彩、 洋彩、粉彩、珐琅彩等诸多形式。旨在全面探索和追求中国古陶瓷美学 之精髓,作品在体现陶瓷装饰之多元性的同时,又力将中国文人画的美 学思想融入于瓷,格古而不失当代气息!

自我记事以来,画画似乎贯穿了我生活的每个阶段。清晰 记得四岁那年起,在父亲的指导下,每年都以国画的形式创作一 些儿童画作,去参加从市到国际的各种比赛,每次都还取得不错 的成绩。小学毕业后,父亲建议我学习西画,于是我利用每年的 寒暑假时间进行了七年的西画学习。直到考取大学后,绘画的学 习才告一段落,转而投入了陶瓷领域的学习。讲起陶瓷,又不得 不提起父母的影响。在我未出生的七十年代,父母就已经在潮州 国营瓷厂参加工作,父亲更是瓷厂里的高级技师。八十年代末, 父母脱离了国营厂,办起了当时地区从事陶瓷彩绘为数不多的民 营作坊。此后自家的作坊便成了我少年时期读书之余的玩乐之地。 高中毕业时,此时对从艺三十年的父亲来说正逢艺术事业丰收之 时。在其引导下,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并随 之移居景德镇。回想我的成长之路,绘画与陶瓷早已与我的生活 和教育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而陶瓷之路也成为了我的不二选择。 作为一个陶瓷艺术的探索者,我认为家学之功不次于后学之力, 为此我感恩家学也肩负家学。

二零零三年,我来到了景德镇,初见此古今世界陶瓷集大 成之重镇激动不已,深感人生的艺术之路由此迈开。学习拉坯利 坯等陶瓷成型工艺,寻访古窑址收集研究古瓷片,游串于民间作 坊等几乎填充了我的全部生活内容。次年夏天,在内心的多番挣 扎后我决意离开曾寄予希望与憧憬的大学。

退学之后,在父亲的支持下,我在景德镇的东郊成立了陶 瓷工作室,前期主要致力于探索中国山水画与陶瓷绘画的融合之 道。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之绘画种类,也代表着民族绘画审美 之最高标准。所谓师古造化,如此在前十个年头里,以新粉彩工

艺对中国历代各家山水画的临仿与创作就成了我主要的探索方 向,同时也造就了这一时期的作品面貌。

二零一三年,来到景德镇的第十个年头,我萌发了做人生 第一个新粉彩瓷画展的想法。作品的创作形式设定为临仿中国历 代重要山水画作,旨在以表现力极强的新粉彩工艺形式对中国山 水画做一次全面的梳理与再现,也借此完成人生在这个学习阶段 中的创作面貌。然而,在随后创作的三年间,虽每当我完成了一 件大作的临仿时都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但是慢慢的我意识到了 我正在离陶瓷的肢体语言越来越远。瓷绘艺术固然是陶瓷艺术中 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当你选定了某种运用工艺之后一味的追求 绘画结果时,陶瓷本身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就会不断的被削弱, 而陶瓷也最终将变成了服务于绘画的一个载体而已。长期以来, 我对古陶瓷的热衷和学习,让我习惯于带着一种审判性的眼光去 观察新陶瓷。其中包含四个基本层面的评定,即:材料之美,造 型之美,工艺之美及装饰之美,以此来衡量一件作品的美学水准, 且这四个条件先后次序不宜颠倒。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外来画家 进驻景德镇,加上大量的大学生都参与到了瓷绘行业中来。瓷画 工作者这个群体正在迅速壮大,甚至早已在陶瓷艺术家中形成了 一个强大的新群体。於是,在第一个展览未成形之前,我又一次 选择了离开,离开我最熟悉的新粉彩和最得心应手的绘画形式。 我想重新去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一条能与中国古陶瓷美学接轨的 当代陶艺之路。景德镇自元代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独一无二 的制瓷中心,历近千年,造就了一个分工明确的制瓷生态圈。在 这个生态圈里的普遍现象是:创作者不制材料,制材料者不识运 用;仿古者不善创新,创新者不熟古器;绘画者不能成型,成型

者缺乏审美等等。可见,如果基于这个生态圈去创作一件陶艺作 品,其实需要的只是一个设计师,而不是一个陶艺家。因为这种 合力艺术行为有违严格意义上的独立陶艺精神。设计师的职能是 调配运用资源或配以自身的点睛之处来完成作品,而陶艺家的职 能则是将创作思想直接运用到材料、工艺及烧造等各个环节以独 立完成作品。陶艺家对每个环节参与的成分多少会直接影响到作 品艺术性的纯粹度。

鉴于对当代陶艺的重新思考与探索,二零一三年之后,我 将工作重点投放在了陶瓷材料的研究上。一直以来,我对明清景 德镇瓷器的釉上彩尤为关注。从明清的五彩到粉彩,大部分朝代 都有着自己的色彩标准和配色习惯,而朝代更替,很多材料便随 之消亡。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古代的材料配方精确 度差,无数据化的形成。所采用的原材料稳定性差,纯度不够, 从而导致如此多颜料的失传便不足为奇了。于是,我用了六年的 时间,利用相关的分析纯试剂进行对明清五彩、粉彩的颜料进行 还原实验,逐渐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釉式数据。在还原古代彩料 的同时,又将一些古代颜料遗留问题也一并完善。

近几年,随着材料研究的成功推进,我也开始切入到一些 传统瓷绘品种的创作上来,再一次的走上了师古之道,而此古乃 陶瓷之古。于是,便有了此次《艺与古会》之作品展,所展作品 是近十年间在陶瓷绘画上的追古探索之作。对于我的陶艺梦想而 言,这刚是一个起步,这一步虽难逃青涩但道明了来处,指向远 方。学无止境,当下自知艺术蜕变尚早,且将探索之作集成小册, 望与观者共勉。